微博上疯传的南京人抢购LV的照片,实际上是4年前的一张资料照
奢侈大牌LV南京开业 消费者哄抢胜过买白菜
南京路易威登店开业仅仅五分钟,收银台前就出现排队购买的场面,而第一笔万元左右的皮包卖出只用了三分钟。晚上南京LV门口人山人海,LV开幕对南京市民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众人的想像。据说,有的款式很快就卖完了。记者还拍下顾客抢购的拥挤场面。一个小姐站在柜台边,指着一款标价1万元的包包说:“给我拿三个”。
“南京LV开业场景!!买白菜啊!!”一张四年前LV(路易威登)在南京开业遭疯抢的照片在微博上被网友们挖出,截至昨晚9点,仅其中一条微博的转发量就达到了2.6万多次,评论4566条。其他转发的微博,延续转发量及评论也都在四位数以上。
很多网友都大呼:“南京人太疯狂,太有钱了。”4年过去了,记者发现,南京的奢侈品品牌越来越多,而且生意也是越来越好。即使在今年,CPI不断创新高,股市低迷,楼市面临拐点,奢侈品品牌依旧逆流而上,不但销售没有影响,反而纷纷都在酝酿提价。
4年前“疯抢LV”被当昨日“新闻”
昨天,在微博上疯传一张照片,奢侈品品牌LV(路易威登)在南京开业,市民疯抢,仿佛是几毛钱一斤的大白菜。短短一天时间这张照片的转载量达到了上万次。很多网友都误以为这是6月15日当天LV在南京开业的场景,大呼南京人有钱,伤不起。就连一些见过大世面的明星都被这阵势给吓住。演员牛莉说:“这年头饿死没钱的,撑死有钱的!精神的空虚只能用这方法弥补。”芮成钢在微博上说:“奢侈品品牌总强调自己品牌背后的贵族优雅文化历史内涵。其实文化内涵是动态的,不断变化丰富的,这张照片就是文化。贪官,行贿,惯坏的富二代,二奶,暴富无良的煤老板,虚荣,无知,这些都是部分中国人为这些奢侈品品牌注入的新的文化内涵和品牌联想。看见这些品牌,你就会想起一些人和事。”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LV店,店铺主管宗兆庆在看了微博这张照片后表示,今天也有朋友向他求证这张照片,照片上的确是德基LV的店景,是2007年开业时候那一天南京的媒体拍的。“不过2007年我还没有来LV,开业时的场景不太清楚。”宗兆庆说。
一位开业时在LV店采访的媒体同行,至今对开业时的人气印象深刻。她介绍,“这边刚刚一开门,那边就有十几个人排队结账了。很多人挤在柜台前面,指着货架上的包,如果有人觉得包包不太好看,放在一边,立即就会被别人拿走。两三万的包,很多人买起来眼都不眨一下,一次买三四个的人也有。”
南京人民不差钱
4年前,南京市民疯抢LV让网友惊叹南京人民不差钱,4年后,南京人民依旧不差钱,国际奢侈品品牌在南京市场也是相当红火。LV的背包、Cartier的手表、Dior的香水、Dunhill的套装,这些动辄成千上万元的高档货,在南京有着一大帮簇拥者。德基广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德基拥有为数可观的VIP,他们都是年消费额达到数十万的消费者。东方商城企划部的工作人员表示,Gucci、阿玛尼等国际大牌入驻后,都已经拥有了固定粉丝型客户,而且销售业绩也是稳步增长。
“有时候,我都不晓得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左一套右一套地买范思哲的东西回家,每次都是十几万啊!”金鹰购物中心范思哲(VERSACE)专柜销售人员也有些弄不清楚有钱人的想法。大多数的顾客则是一年来消费一两次,消费金额都在六位数。一掷千金让这里的营业员见多不怪了。德基一楼的很多专柜,一到节假日,很多人大包小包拎着这些国际大牌包装袋走出商场。
今年,股市低迷,楼市面临拐点,奢侈品品牌却逆流而上,不但销售没有影响,反而都在纷纷酝酿提价。德基广场相关负责人认为,奢侈品消费之所以能独立于大环境之外,首先是因为这些品牌都立足于中心城市,比如在南京,这些品牌的消费者不仅仅局限于本地人,还吸引了来自安徽、苏北、苏南等周边城市的消费者。更重要的是,购买奢侈品的消费人群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不高,奢侈品对他们而言,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一种生活方式。
此外,范思哲瓷器的经销商秦俊认为,奢侈品还有着普通消费品所没有的保值效果。他说,大部分奢侈品品牌每年都会上调价格,部分品牌还有回购渠道,再加上一些限量版、纪念版商品的面市,给奢侈品赋予了收藏品的含义,这恐怕也是奢侈品不跟着经济形势走的原因之一。
我有话要说
时尚品牌传播有限公司:服装品牌(男装、女装、内衣、童装)、家纺、皮具、黄金珠宝、餐饮、家居等品牌加盟代理
浙B2-20080047
Copyright © 2000-2019 CHINASS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