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都衣舍10楼的落地玻璃窗望出,是正在建设中的济南市高新区。建筑工人、起吊机、脚手架……组成繁忙而喧嚣的画面。
房间内的节奏感丝毫不亚于窗外,尽管它串联的是另一个世界。
键盘声此起彼伏,人形模特、设计台、数百件新款……呈现时装秀后台即视感。
“双十一”已经开始,屏幕上不断攀升的数据预示了今年的胜利——1分钟破1000万元, 50分钟破亿元!单日浏览量突破8000万人次,单日销售额2.79亿元,位列女装类目冠军。
此时,一份新品牌企划案放到了CEO赵迎光的办公桌上。
线上市场拥入大批对手,像窗外拔地而起的建筑,分享着服装市场的蛋糕;幸好还有无数细分市场可以挖掘,如同建筑,有的胜在高度,有的胜在造型——“互联网的美好之处在于,总有一款能够打动你。”
从“淘便宜”到“做品牌”
韩都衣舍的发展,赶上了互联网的好时候,准确说更与淘宝网的战略休戚相关。
时间回到2009年。淘宝网推出淘宝商城,打造B2C业务板块,需要大批品牌入驻。但当时线下品牌对线上渠道有诸多顾虑,淘宝只好主要在淘宝集市上寻找卖家入驻商城。
赵迎光的韩都衣舍(下称韩都)在名单中。
当时韩都还是一家韩国服饰代购淘宝店,生意不错,每天有300款新品上线,销售额常年盘踞代购卖家前三名。但赵迎光已经感受到一些弊端:顾客等待时间过长,无法退换货;货品经常断货缺色缺码,性价比不高……谋求转型的赵迎光与淘宝商城一拍即合:做品牌,把产品、客服、定价的权利握在手里。这个思路打动了不少中小卖家,遂造就了第一批“互联网品牌”,如韩都、七格格、裂帛、妖精的口袋等。
2009年韩都入驻淘宝商城(现天猫),也就意味着转型做品牌。赵迎光运用 “小组制”——每个小组中有一个设计师、一个制作专员、一个订单管理员。三人组合负责挑选款式、样衣采购、打样、生产……到上架销售等系列工作。韩都的款式新颖度和更新速度都不是问题。
问题在供应链上。
“你最小的起订量是多少?”
这是当年赵迎光寻找代工厂的必备句式。线上品牌的特点是“以销定产,多款少量”,单个款式的订单量很少。但大工厂多不接受小订单,更别说根据销售情况加急的订单了。
一次,韩都做了一款短袖T恤,预计销售300件。赵迎光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小工厂,对方开价20元一件,一个月交货,先付款再出货。赵迎光汇了6000元给对方。两个月后,天气逐渐转凉,工厂才交货,而且质量奇差。
赵迎光不敢再找小厂家了。但韩都体量不大,无法长期和大工厂保持合作,导致衣服质量不稳定,囤积了大量存货。这也是互联网品牌的普遍困扰。就韩都而言,这个问题直到2011年3月IDG投资1000万美元,得以提高订单数量,才逐步有了面对工厂的话语权。
2009年,线上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动。
当年下半年,线下成熟品牌开始陆续进入淘宝商城,如绫致服饰,太平鸟等。赵迎光能感觉到,此前的淘宝是“淘便宜”的天下,许多卖家依赖爆款,不那么看重质量,但线下品牌这些“正规军”带着品牌红利而来,淘宝将从“淘便宜”转型到“淘品质”。果然,线下成熟品牌们一出手就夺走大批销量,很多以批发市场廉价低质产品为生的淘宝卖家开始退出舞台。
赵迎光庆幸韩都先行一步开始了向品牌的转型,接下来便是与大品牌们直接过招了。
产品设计感,营销手法、资金实力等方面都难以硬碰硬,赵迎光只能突出韩都的一个优势:速度。
一般线下品牌的上新周期较长(以速度闻名的Zara平均更新时间是两周),赵迎光要求韩都上新以“天”为单位。为此他设计了一套“单品全流程运营体系”为韩都的小组们加速:以单款来考虑,用售罄率倒逼各个链条做单款生命周期管理。
具体的做法是,每个季度企划中心会规划流行元素与需要的款式数量,比如“千鸟格”、“3款”。每个小组拿到数据后,根据小组路线特性设计3款不同的有千鸟格元素的衣服,并全权负责配套的页面制作、定价,预估每款的生产数量、所需流量等。
最重要是每个小组的资金额度自由支配,这个额度又与小组的销量直接挂钩,卖得越多,额度越大。本月的资金额度是上个月销售额的70%。比如上个月卖了500万元,500万元的70%是350万元,那么这个月该小组可以用350万元再去下新的订单。
配套的是一套“爆旺平滞”评价机制。韩都每隔14天会将所有款式拉通比拼销量,销量高的爆款或旺款,马上返单;相对低的平款或滞销款,马上打折促销。
小组提成根据毛利率和资金周转率来计算,因此韩都很少有统一的打折促销,而是每个小组根据商品情况做促销决策,以保证毛利率和资金周转率。如果一个小组的产品长期卖不出去,那么就会被打散重组。
韩都如今有267个小组,每天上新100多件,一年上新3万款,售罄率高达95%。
“款式更新够快,顾客会经常来看看。”如今,韩都的付费流量只占到10%,大部分流量靠的都是顾客“常回来看看更新”。
大牌们,来战!
2011年10月11日,赵迎光发现韩都页面上所有商品都不能售卖了。
事件的导火索是淘宝商城公布管理新规,提高技术服务费和保证金,一些中小卖家认为淘宝政策偏向大卖家,将韩都衣舍、七格格等数十家热销商品全部拍下,导致商品下架。
其实,韩都等品牌属于“躺枪”,他们也是在大品牌的“阴影”下备感压力的一群。2012年1月,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商城,两股力量完全成型,一是与淘宝集市的卖家相比算得上有品牌的“互联网品牌”们,另一股力量是线下名牌,其中不乏耐克、李维斯等国际大牌。淘宝的政策如流量导向等,更偏向后者。淘宝商城里一些实力稍欠的卖家纷纷“出淘”,或转战其他平台,或自建官网,或转战实体店。
韩都是走是留?
赵迎光已经察觉到,店铺流量的一大来源——搜索排序,其结果排序按品牌分值排序的成分明显增大;同时他也发现,越来越拥挤的服装市场需要调性更加鲜明的品牌,消费者需求越来越细分,一个个细分市场又可以组成品牌群,或能与大牌们一战。
我有话要说
时尚品牌传播有限公司:服装品牌(男装、女装、内衣、童装)、家纺、皮具、黄金珠宝、餐饮、家居等品牌加盟代理
浙B2-20080047
Copyright © 2000-2019 CHINASS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