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品牌 招商加盟 导购 圈子 网站导航 移动版m.chinasspp.com时尚品牌网移动版

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

分享到: 评论0 kaily pai  2007-12-6 14:19





总裁周成建剪彩



  
  ——建馆缘起:
  
    美特斯邦威集团公司始建于1995年。90年代初,风雪衣风靡全国市场。在当时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打响美特斯邦威品牌,赢得市场先机,集团董事长、总裁周成建亲自主持设计制作一件长4.64米、胸围5.4米的巨型风雪衣,并入选当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大全》。
  
   正是由于这一巨制,又延伸出另一个梦想——开始关注历代服饰文化的传承,开始征集积累传统的民族服饰,这一梦想升华为一种更理想的境界——建设一座服饰博物馆,把富有创意的传统服装展示给观众。在以后的日子里,梦想化为了蓝图,化为了现实。
  
    2003年八月,周成建到英国剑桥大学参加一个学术论坛,借此机会,他和老师借了一辆车在英国跑了十来天,去考察英国的社会人文景观,看了不少庄园和博物馆,发现这些地方陈列的许多文物都来自中国,心里不是滋味,因为这些文物有不少是当年的八国联军从中国的土地上抢掠去的。联想到至今仍有不少民族民俗文化瑰宝不断流失海外,心情更加沉重,一种保护和抢救民族民间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一路上,他在想:如果能对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历代各民族服饰进行挖掘、抢救、征集、保管并加以展示,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周成建一回国就召集公司高层,建议筹建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之后,多次高层会议提出讨论,逐步形成共识。后来他去北京参观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感到做成这件事困难要比过去想的大十倍,同时也觉得其意义和价值都远远超出原来的想象,因为如果能把中国历代包括各民族源远流长的服饰文化嫁接到美特斯·邦威品牌文化中去,哪怕嫁接的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将有其深远的意义。因此,创建博物馆的信心也比以往增强了十倍。建设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可以拯救逝去的瑰宝、典藏隽永的美丽、展示绚丽的服饰、接续品牌的文脉。
  
    ——筹建过程
  
    2004年1月,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筹建组正式成立。按照公司对筹备小组的工作指示精神,小组成员在04年1到5月这几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前往浙江、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征集。征集到藏品约1000多件,并掌握了一些征集的线索。
  
    在实地考察征集的同时,筹备小组同时通过协商转让的方式从民间服饰收藏者手中进行藏品征集。
  
    博物馆筹备小组还有计划地考察了北京、天津、沈阳、西安、上海等地的文物市场,在此期间征集到了各类有价值的藏品若干。
  
    同时,专家顾问也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帮助服饰博物馆开展一系列的征集工作,征集各类藏品共计约500多件(套),保证了藏品的品质,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的馆藏。
  
    筹备小组建立初始,博物馆的形式设计招标也紧锣密鼓地进行,最终确定: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唐绪祥设计,采取大通柜、独立展柜与大型立式展屏结合的展示方案。
  
    2005年1月18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2005年1月,博物馆由上海民政局民非处予以登记,至此,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拥有了合法的身份。经过近1年时间的设计施工和布展陈列,2005年12月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终于建成对外开放。
  
    ——藏品结构
  
    筹备期间,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投入数千万人民币,共征集到汉族、畲族、纳西族、白族、苗族、水族、侗族、瑶族、彝族、壮族、黎族、傣族、布依族、藏族、毛难族、仡佬族、革家、仫佬族、土家族、蒙古族、赫哲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三十多个民族的服装、织绣、银饰及织机、缝纫机、熨斗等贵重物品,合计5000多件。尤为珍贵的是还征集到已故著名文学家、中国服装史研究泰斗沈从文先生服饰研究的遗作手稿,可谓镇馆之宝。藏品不乏精品:
  
    清嘉庆明黄地十二章缂丝龙袍、清道光纱地平金纳纱绣金龙彩云纹朝袍、清乾隆藏青织金妆花缎过肩蟒袍、清光绪红缎刺绣花卉纹“富贵春秋”氅衣、清咸丰缂丝加绣祭月龙袍等宫廷服装,不仅充满皇室贵气更显示出至尊气象,同时其精湛的技艺体现了中国传统服饰的最高水平。
  
    民国时尚服装主要包括长袍、马褂、改良旗袍及各式袄裙,这个时期的服饰文化不仅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兼并,也展现了这一时期中国服饰文明健康美丽的多元追求和繁华景象。
  
    各个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服装样式颇具特色,月亮山地区苗族百鸟衣、
  
    海南本地黎族双面绣贯头女衣、织锦筒裙、花腰彝刺绣女长衫等等,这些古老的款式、绚丽的色彩、精湛的工艺,体现了民族服饰艺术的多姿多彩,百花齐放,也反映了各民族艺术间的相互借鉴,文化交融。
  
    饰品类有从元代至今,汉族及各少数民族的各种头饰、项饰、胸饰、手饰。其中蒙古王妃银镏金珊瑚头饰、内蒙古鄂尔多斯蒙古族银镶珊瑚头饰、阿拉善盟和硕特蒙古贵妇银镶珊瑚头饰、呼和浩特公主府满族银鎏金点翠凤钿都彰显着北方民族的粗犷大气;汉族麒麟送子银锁、白领苗银梳、布依族银鹤纹镶珠头饰、景颇族花鸟纹手镯等则体现了南方民族的精巧细腻。每件饰品都蕴含民族文化艺术的丰富内涵。
  
    织锦类包括海南黎族龙被,汉族、壮族、苗族、傣族、土家族等民族织锦、背带、绣片等。而“福禄寿”图龙被、“六灵喜送青龙升天图”龙被、红底 “纳福迎祥年年有余”龙被、毛南族“瓶花对凤纹”锦都堪称是织锦艺术中的佳作。从这些穿针引线织就的精美图案和绮丽符号中,我们看到各民族的能工巧匠大胆发挥想象、精于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也看到了各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浪漫画卷。
  
    ——展区格局
  
    如今,建成的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坐落在上海市南汇区康桥东路800号美特斯邦威集团上海总部园区,展馆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
  
    首先吸人眼球的是博物馆的文化长廊,这是一组反映从采桑养蚕、纺纱织布、刺绣裁衣为主题的大型铜雕壁画,他不仅体现了传统服装裁制的生态过程,栩栩如生的画面,大胆夸张的造型和装饰效果,更是一道赏心悦目的服饰文化风景线。博物馆与公司新品展厅、多功能厅、美特斯邦威大学、图书馆、档案馆交相辉映,形成一道公司独特的人文景观。
  
    博物馆的内部设计采取大通柜、独立展柜与大型立式展屏结合的方式,彰显开放、大气、整体的效果。这里陈列的巨人风雪衣,见证了美特斯邦威成长的创业历程。博物馆其他展陈分为五大板块:衣冠王国、至尊气象;民族华章、缤纷霓裳;民间风韵、时尚新装;精美饰品,生活点缀;绚丽织锦、大千世界。
  
    ——建馆意义
  
    博物馆筹建工作高级顾问、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服饰研究专家黄能福教授,听说美特斯邦威集团要建设一座服装博物馆时,老人非常高兴。他说:这是老一辈服饰研究学者的夙愿,也是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的殷切嘱托。
  
    黄老师说:六十年代初,周恩来总理要求弘扬中华服饰文化的优秀传统,嘱托做好两件事,一是通过文化部长转告沈从文先生出一本中国服装史研究的书;一是创办一座中国服装博物馆。沈老在生前完成了《中国历代服饰研究》,填补了中国古代服饰史研究的空白。中国服装博物馆在1983年制订中国服装设计中心时纳入了规划,而由于种种原因,筹备了近十年的中国服装博物馆未能如愿以偿地建成。黄老师一直牢记周总理的叮嘱,他继承了沈老的衣钵,和夫人陈娟娟一起撰写完成了《中国服装史》,为中国服装博物馆写作了展览大纲。当他看到一个民营企业能为弘扬中国的服饰文化而创办一个服饰博物馆,做一件如此有气魄、有意义的事,欣然答应担任高级顾问,为博物馆的藏品征集、规划建设出谋划策。
  
    建设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的目的和宗旨是为了努力抢救和保护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瑰宝,弘扬民族精神,给后人留下些民族的记忆。同时,从企业发展角度出发,育企业文化,促企业发展,从打造“百年美特斯邦威”的发展大计出发,给企业品牌接续历史文脉,提供文化依托,为企业竞争注入文化活力和精神动力,形成企业与文化的互补互动。博物馆的建设对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凸显集团的文化形象,奠定“百年美特斯邦威”的文化基石具有深远意义。
  
    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对外交流和员工教学(结合美特斯邦威大学)于一体的服饰文化研究、展教机构。它将为研究中华服饰文化的专业人士和对中华服饰具有兴趣的广大民众提供较为全面的藏品及资料。同时,它也为美特斯邦威步入国际主流服装品牌殿堂注入强劲的文化动力。
  
    我们努力的目标就是要立足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前沿,建设一座以人为本、多媒体传播的服饰类博物馆,将博物馆打造成为服饰文化的展示中心,服饰研究专业人士的资料中心,服装设计师创作灵感的源泉及企业员工和社会上广大青少年科普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如果说企业的经营是一种“炼金”,那么建设作为企业文化载体的博物馆则是一种“修道”。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0条评论

我有话要说

热门推荐

    Top
    ×

    点击刷新验证码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录 QQ账号登录
    讨厌注册?直接登录就能收藏、分享你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