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品牌 招商加盟 导购 圈子 网站导航 移动版m.chinasspp.com时尚品牌网移动版

新天地原总经理黄瀚泓:创意是商业和文化的结合

分享到: 评论0 kaily pai  2009-1-5 11:21


时尚生活中心有限公司(香港)董事长、时尚生活策划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裁黄瀚泓

主持人:新天地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上海地标性的建筑,不管是硬件的设施还是软件的氛围都为人津津乐道。您为什么在新天地初具规模的时候毅然离开,转战创意园区?

黄瀚泓:新天地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当新天地发展到具备一定影响力以后,我觉得应该把它作为开放性的平台来运作。这个灵感来自于微软,微软当年原本是帮IBM做一个操作平台,最后转变成可以服务所有电脑的平台。

我希望新天地的商业平台也不是只为一个开发商服务,而是可以成为独立的企业和系统,随后针对每一个项目的特性做出不一样的产品。每个城市和不同地段应该都有其历史文化背景,如果硬性的再建一个新天地未必能传承文化的原味。

然而在新天地成熟以后,公司更倾向于用新天地这个品牌到全国去开发类似的项目。我自己感觉这种做法不是很合适,而且太多重复的东西我也不喜欢。基于我的个性和运做新天地的经验,其实新的商业模式已经初露端倪。于是我考虑利用一个优秀的商业平台建立品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去进一步开发,在此基础上可以去做不同风格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文化喜好。之后我就做了8号桥,我希望每一个作品可以有自己的名字,可以有自己的风格,可以有自己的功能。

主持人: 8号桥是上海首批的创意园,没有太多的成功经验和成熟样板,可以是在探索中前进的,当初您是怎样定位的?

黄瀚泓:我们拿这个项目是2003年底,上海当时还没有提到创意产业这一块,我们是无心插柳,和当初做新天地有点类似,并不是一开始就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考虑。出来创业两年,觉得办公场所不够了,要找一个新的办公地方,因为之前和卢湾区政府都比较熟了,他们就希望我们回来。然后我们比较喜欢一些老厂房,就找到8号桥这个地方。我当时就看中这栋楼,我就想这栋楼做好了,旁边的楼不知道什么时候做好。我在选这个地方的时候很多朋友都来看,觉得蛮好,有一些创意的企业有想法,但是他们不是做地产的,只有想法未必能实现,我觉得倒不如我们整块拿下来,重新规划整体的设计,然后报批给政府部门来改进,服务于同样搞创意的同行。这才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8号桥。

主持人:就像您刚刚提到了,你把这块地整个拿到了,您自己用的是一部分,其他的提供给创意产同行,在具体规划建设的时候是怎样考虑的?创意人本身就比较个性,你如何让他们满意,预留给他们自我发挥的空间,吸引更多的人入驻?

黄瀚泓:创意人需要怎么样的空间?当时的出发点比较简单,就是对照看我们自己需要什么。首先是比较灵活的空间。我们不可以像常规的开发商那样将每栋楼的房子隔得规规矩矩,我们并没有分割,这样业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切割;其次是灵活的办公时间。一般甲级写字楼有比较严格的工作时间限定,过了12小时门口有保安查询需要登记,如果加班每小时超时空调费很贵,而且要提前申请。创意产业的工作时间比较自由,但是一赶工可能就是好几天通宵达旦。所以我们没有这种规矩,不设中央空调,不是完全的封闭;最后是配套的共享空间,包括后院、公共的院落的休闲设施,还有大家可以在公共的地方无线上网等等。我们可以形成社区的感觉。虽然是办公场所,但是左邻右里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的融洽。

主持人:可以说8号桥不仅是在打造一个供创意人群办公场所,更是打造一种生活氛围和生活态度。

黄瀚泓:的确是这样的,关键是体验。所有人身处其中应该要感受到文化的内涵,文化和商业不是矛盾的,相反是彼此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文化要通过商业来表达,商业需要文化来丰富。

主持人:8号桥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伴随整个创意园的模式的成熟,大产业氛围的成型,在做新筑园的时候有没有借鉴过去的经验,细微处有所改进和提升?

黄瀚泓:其实我反而觉得筑园走了一段弯路。

筑园的地理位置靠近建材一条街,所以曾经我们想在借助这一优势,吸收了当地的商家,但是之后我们发现花了这么多精力去改造,但是对于这些大众零售商来说他们根本不需要,我们营造的空间是和大众的零售是有矛盾的。不应该是以大众的零售为主,因为创意的园区还是应该以一种展示,以设计师办公为主。

主持人:也就是说筑园不应该成为建材一条街的延续,而是服务于高端客户或者企业,这样背靠建材市场,让其为我所用。

黄瀚泓:以家居产品作为设计的一些设计师或者室内设计师,客户上门而且很方便。并且客户谈好设计之后就可以就近采购。

主持人:迪士尼旗下的产品都是不一样的风格,甚至融入传统东方文化。但是消费者看了以后就会感觉到这是迪士尼的东西,这实际上也是品牌的更高境界。您在做不同的园区怎么样考虑,一方面让他们各具特色,一方面融合整体的文化概念,让消费者能认知开发商的品牌?

黄瀚泓:我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还是希望每个项目有自己很独特的风格在里面,所以尽量还是希望各自独立。大家身处其中,感受设计工作和时尚生活的体验,可能取决于管理团队,我们的标志在于这些软性的实力。

主持人:就好象您提到的文化和商业融合的氛围,可以体会到我们品牌的真谛和内涵。

黄瀚泓:我们主要的原则还是有共通性的,体验是很重要的,走进这个地方不像一些项目一眼就看得很清楚的,在这个地方都有一些探索,走到一个新的地方有一些新的发现,是有一种感觉,但是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风格。

主持人:这种内在的体验可能更加能够打动人,让别人过目不忘形成一种品牌忠诚。面对日趋增多的创意产业园如何做好品牌,做出自己的特色来吸引更多优质的理想客户入驻?

黄瀚泓:有竞争是必然的,我们和很多的创意园区的做法不同。,我们最大的差别是利用商业平台的概念,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有很多种专业集合在一起,共同打造的一个项目。可能有一些园区只是一个艺术家,文化人,或者是设计师来做这一块,所以看到很多园区可能在硬件方面都很有特色,甚至有的创意可能比我们还好,我们不算是非常有创意的,但是我们会将这些创意平衡好,就是要恰到好处,不能将创意发挥得太多,太多的创意要花更多的钱,但是倒过来你的效益产生是不是等于你多花钱就多有效益,所以我们要有硬件和软件的平衡兼顾。所谓软件就是业态是什么样的,商家是什么样的商家,最重要的要跟我的财务结合在一起,用什么样的投资来打造一个硬件,但是可以让这个硬件吸引到这类别的住户,怎么样将这些好好平衡和组合,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方程式,就好象可口可乐的秘方一样,不是每个人就可以这样做了,它可以硬件做得很好,但是不一定可以把硬件、软件、财务结合在一起,让这个项目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0条评论

我有话要说

热门推荐

    Top
    ×

    点击刷新验证码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录 QQ账号登录
    讨厌注册?直接登录就能收藏、分享你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