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负荷运转的核心城区商圈可消化的商业更为有限。上海购物中心协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心城区购物中心营业收入增幅明显滞后于远郊地带的潜力新城,前者仅为后者的1/4。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购物中心远不及远郊地带的奥莱业态更受消费者青睐。
零售市场近两年压力倍增,今年一季度情况丝毫没有得到缓解,走势更为严峻。根据上海购物中心协会统计,从过去十年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上海购物中心营业总收入首次仅有个位数增长。去年,上海购物中心营业总收入1379.67亿元,比上年增长7.1%。
上海是外资品牌入华后首选地带,相比于内地其他一些城市,上海的商业市场环境、资源与发展都有相对优越性。去年,上海新增购物中心148家,较2014年净增19家。不过,购物中心经营质量并没有与数量同步增长。根据统计,年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购物中心仅有35家,占全市已开业购物中心数量的23.6%,营业收入占购物中心营业总收入的71.2%。其中,年营业收入达30亿元以上的10家购物中心,占购物中心营业总收入的1/3。
不仅是购物中心经营出现两极化,在优质商圈中的商业与新城商业成长性上也出现差距。根据统计,中心城区购物中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浦东新区同比增长6.8%,城郊区同比增长5%,远郊区同比增长11.5%,高于中心城区购物中心增幅。2月营收规模排名前10(排名不分先后)的企业分布为:豫园商城、百联奥特莱斯广场、百联中环购物广场、港汇恒隆广场、新世界城、恒隆广场、第一八佰伴、万达广场(五角场店)、百联南方购物中心、百联西郊购物中心。
不过,崇明、青浦、奉贤等远郊地带尚处于潜力城市,有较大成长空间,但大批开发商依然热衷在超负荷运转的中心城区前仆后继。据统计,去年,中心城区新开购物中心73家,面积805.2万平方米;浦东新区31家,面积358.4万平方米。青浦、奉贤、金山、松江等远郊区20家,建筑面积212.4万平方米;崇明县仍处在待建状态。
我有话要说
时尚品牌传播有限公司:服装品牌(男装、女装、内衣、童装)、家纺、皮具、黄金珠宝、餐饮、家居等品牌加盟代理
浙B2-20080047
Copyright © 2000-2019 CHINASS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