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一直没有入围过富豪榜的排名,但是有熟悉他的人士估测:“王恒的个人财富起码在10个亿以上。”依据去年的资料,王恒控制的总资产超过30亿元,加上拿下的新百集团和几乎触手可及的新百上市公司,他今年的财富将直接翻倍,可能成为南京最富有的人。
当下南京风头最健的当数南京金鹰国际集团当家人王恒。
王恒“鹰系”势力耗资3亿,持续一年多吸筹,9次举牌南京新百(600682),成功击退多家对手,终而将南京新百集团纳入彀中,人们越来越发现这个美籍华人非同一般。
鹰,高高盘旋,瞅准时机快、准、狠地猎杀,王恒的“鹰派”特色不光体现在他的眼力和出手,还有那种骨子里的强硬。
这种强硬在2006年5月13日又一次开花结果,当地国改重头戏的南京新百集团于这一天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王恒正式出任该集团董事长;而此前广邀媒体声称自己依然是董事长的李三宁则选择了回避与沉默,虽然他强调的南京金鹰国际3.6亿元追加投资此时依然还没有到账,但是李和他的团队还是不可避免地接到了政府的“下课令”。
王恒成功了,也更加神秘了,人们只见他渺远的身影和倏忽的身手,然而这种刻意的低调更加刺激了人们对于他成功路径的好奇与追问:于此乱市中,王恒凭什么?
也许可以回到历史。
人脉
在南京新街口,有一幢7层高的老楼与周围的繁华富丽格格不入,楼名金茂大厦,楼前建筑垃圾成堆,墙面斑驳风蚀,相传王恒最早在这里起步。
这里曾有的印迹已被尘封,尤其是王恒当年办公所在的三楼。“嘎嘎”作响的人货两用电梯在三楼停下,打开来却是厚厚的钢板挡道,钢板上落满厚厚的尘土;上四楼经由楼梯走下,又见两扇黄色的安全门紧闭,门上小拇指粗的链条垂着拳头大的铁锁。
而距此老楼500米开外,高高矗立的是一幢60层金碧辉煌的建筑———金鹰国际大厦,这幢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是当地最甲级的写字楼,更是王恒个人财富的象征。
没有金茂大厦,就没有金鹰国际,而在金茂大厦后面站着的是工行。南京金茂
百货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春强回忆往事,历历在目,当年他与王恒比邻办公,李在金茂百货做事,王埋头打理的则是金鹰房地产开发公司,“我们都算是工行搞的三产。”
改变王恒命运的一个重要人物,正是时任南京市工商银行行长的钱金良。
记者费尽周折,找到了已经退休10年在家的钱金良,钱的记忆没有上锁,一番回忆与梳理令他啜叹不已。
那是1992年,当时的南京市副市长邵永昌带领行长钱金良及一些政府官员前往美国考察,在洛杉矶,他们
遇见了一个老朋友李文华。李文华当时是长城公司驻美国办事处的副代表,但他早年在南京电瓷厂火化石分厂任厂长,因为搞项目需要贷款,由此认识了钱金良。
李文华积极牵线,王恒得以与邵永昌和钱金良结识。当时王恒在那里开有三四家酒店,兼做房地产生意,邵和钱于是问王“想不想到南京去投资?”王当即回答:“好。”
这声“好”并非客套虚词,王恒很快就出现在南京,他找到邵、钱以及当时南京市经委的副主任陈专山等官员,表示想投资房地产,做商场。
南京方面也没有食言,很快就开始支持王,通过南京工行与王恒合资的方式在新街口黄金地段投资建造金鹰大厦。这块位于汉中路占地1万多平米的土地,原本已经被南京交家电公司圈下,并已经设计好双塔式建筑样式,但是随着王恒的介入,土地易主。
王恒在国内的财富之路由此起步,搭桥有功的李文华此后一直跟随左右,在南京金鹰国际一干七八年,担任金鹰国际商城副总经理。
政策
拿到宝地就等于拿到了财富,但是并不等于拿到超额财富,王恒的巨大成功还在于得享了政策变动带来的机遇。
按照钱金良的介绍,1992年时,工行南京分行和王恒以平分股权的方式注册成立了金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双方分别出资600万美元,虽然总资金不足1亿元人民币,但是拿下宝地已绰绰有余,由于是引资项目,土地成本只花了5000万元人民币,算下来,1平米地价在5000元左右。
现在该地块的楼价已经升至1万元左右,前两年就有香港机构评估整幢楼已经升值到了14亿~15亿元。但是市场的巨大增值今天只由王恒单方独享,在这幢地上58层地下2层的建筑里,当初力促成功的合作者工行只在裙楼买有8000平米用作营业办公场所,其他再无产权关系。
钱金良原本还想继续往里投钱,“当时正值商业网点改造,我是好心好意想把南京的市场搞起来。”他还想把这幢楼作为工行的办公大楼,因此裙房的设计都是按照了银行的需求,钱的计划是把裙楼1~8层3万多平米全部拿下来。
为了“养”这个项目,钱一方面将麾下金茂大厦三楼1/3楼面剖给王恒办公用,那里原本租给华飞电器,王恒后来在此办公近两年,度过困难时期;同时,钱又通过工行旗下房地产公司与金鹰地产公司搞联建,“用小项目养大项目,帮助他搞钱。”代表项目之一是位于清凉山的几个宿舍,“他在那里面赚了好几百万。”
但是钱的美梦很快破灭,政策的变动以更大的强势迫使工行不得不退出。
钱的说法是:“1993年时刮了一股风,国务院发文要求银行不得投资三产。”钱并不愿意退出,但是迫于形势,他不得不忍痛离场。
王恒乘机提出要“独资”,工行则提出“还钱”的要求。
“据我了解,他还不起来。”钱金良回忆,后来工行采取了“变通”方法:将工行投入的600万美元算作借给王恒的贷款。
由此,王恒几乎以零代价一步实现对于南京金鹰公司及其所属地产的独资所有权,也从此开始独家享用原本由合资公司建构起来的超额利润;而钱金良则惟有唏嘘不已:“我们损失了5000万!”“不是我们不长进,是政策限制了!”
除去地价缴纳的5000万元,剩余的近5000万元并不能完全支撑金鹰大厦的建造,王恒依靠了另两家银行,“他与农行和南京市商业银行的关系特别好。”两年后,金鹰大厦建成,工行以每平米7000到8000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下裙房一楼8000平米面积,算是大部分归还“贷款”;而农行和商业银行则在裙房另一个侧面买下楼面,用作营业场所。
个人
钱金良于1994年6月退休,邵永昌、陈专山等人也先后退休,但是王恒依然财运亨通,这当归功于他的个人。
在记者接触到的几个人口中,对于王恒多是溢美之词:为人还可以、对朋友不错、活动能力强、有事业心、经营管理能力不错等等。
钱金良自退休后,就没有再见过王恒,但是说起王恒来,还满口褒扬:“他很有事业心,想办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钱专门把记者领到他的卧室,在床头上方正中央挂着一个深色小匾,上书:“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分行钱行长金良先生惠存天涯比邻南加州苏浙沪同乡会会长王恒敬赠1992年”,钱说自1992年挂上去后就没有取下来过。
公开资料显示:王恒,1948年生于
广州,长于台湾,1969年获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70年移民美国,1973年获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78年成立美国泛太平洋控股有限公司,任总裁,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和酒店经营;1992年任美国苏浙沪同乡会会长。
从1992年回南京创业至今的短短十二年,王恒旗下的南京金鹰国际集团已经成长为拥有房地产、购物、高科技、汽车营销等领域的大型外资集团,总资产超过30亿元,而这样的势头还在快速上升之中。
处于改革之中的经济,不断有新的政策出台,国有商业企业转制就算一个,王恒再次出手,他耗时一年多,耗资3亿真金举牌二级市场,出血1.2亿元买下超过10亿元窟窿的南京新百集团,为的是资产良好的南京新百这个“壳”,而这个过程,王恒显露了他强硬而不乏技巧的博弈能力。
南京市政府内部并非没有不同的意见,王恒“鹰系”在二级市场的屡屡举牌,反过来说明的是他并没有十打十的政府基础,正是由于不确定性的高企,他通过流通股的大量增持来迫使那些反对声音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不将新百集团和新百股份转让给南京金鹰国际,那个非南京金鹰国际的受让者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可以控制超过24.49%国有法人股的流通股股东,这个股东可以提议召开股东大会改选董事会,从而使那个受让者无力掌控股份公司局面,这样将使得新百集团国有股的转让味同鸡肋,政府苦心孤诣想出来的“X+1”转制方案也就付诸东流。
现在,“鹰王”王恒已经成功抓握“X”,剩下的“1”依然还面临变数,他还能如愿叼得吗?
王恒(1948-):南京金鹰国际集团董事长。1969年获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70年移民美国;1978年成立美国泛太平洋控股有限公司,任总裁,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和酒店经营;1992年,成立南京金鹰房产开发有限公司,规划建设金鹰国际商城;2000年,正式组建以金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的金鹰国际集团,下属金鹰国际房产、购物、高科技、汽车营销等专业集团。
2004年,其历时一年,耗资3亿,9次举牌新百股份,为业界侧目;同年4月,其以1.218亿元的代价终于购得新百集团全部国有产权,成为新百集团的新任董事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明伟)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