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贝尔说道:“我对这两家公司都颇为了解,可以证明两家公司都对各自的文化深感自豪,都不会愿意重新考虑自己的信仰。对于苹果已经完美‘抛光’的、具有粘着力的文化来说,把这两家没什么相似之处的公司合并到一起,而且还要剥离McAfee等不必要的组织,这很可能是一件颇具风险的事情。一般来说,将这样的两家大型组织合并在一起鲜有成功的先例……除非你把航空公司之间的合并交易视为成功案例。”
桑希尼则说道:“这是一个颇具诱惑力的‘白日梦’,意味着我的公司和其他许多公司都能在数年时间里靠这项交易‘讨生活’。但作为苹果公司的朋友,同时也作为已经逝去的苹果公司创始人生前的知己,我建议你们不要这样做。(收购英特尔)会面临太多的司法纠纷——跟联邦监管机构之间的纠纷,跟竞争对手之间的纠纷,跟英特尔合作伙伴之间的纠纷。大多数‘白日梦’都并非为了实现而存在的。”
我不会详细叙述这次会议的实况;之所以要提起这次会议,是因为我想说明为何苹果除了再做一次“静脉切开术”以外确实没有其他选择来处理自己的现金;在这一次的“静脉切开术”中,苹果将额外向公司股东返还600亿美元的现金。但是,跟现实世界中的静脉切开术一样,这种手术可以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但却无法真正地治愈疾病。在每个季度的业务运营活动都会带来300亿美元现金的环境下,苹果将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做这种“放血”600亿美元的“手术”。
对于苹果向股东额外返还现金的决定,有些人的解读是这家公司承认了自己的失败:苹果已经放弃了采取重大行动的可能,不想进行一桩或是更多桩大规模的并购交易。但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实际上,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苹果的高管(以及这家公司睿智的顾问们)没有允许自己屈从于狂热的并购交易大潮,去追求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并购交易幻化而成的海市蜃楼。
最后还要说说税收的问题。想要通过调高股息和回购股票的方式来向股东额外返还600亿美元的资本(算上去年宣布的、目前正在进行中的资本返还计划,苹果将向股东返还总额1000亿美元的资本),就意味着苹果必须借钱。
借钱?在苹果拥有如此庞大的现金余额的情况下?
没错,这是由于受到混乱的美国税法的影响。在苹果目前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中,有大约1000亿美元都存放在海外市场上;如果苹果想要“遣返”这些现金,那么就必须缴纳沉重的税收。跟大多数拥有国际业务的美国公司一样,苹果也在跟联邦当局玩一场复杂而又完全合法的税收“游戏”,这场游戏允许其在国际市场上赚到的利润按非常低的税率纳税,前提是这些利润(以及利润所带来的现金)留在山姆大叔的指掌之外。正因如此,手头现金充裕而又不得不借钱的悖论就产生了。
很难向正常人解释这种扭曲的税法到底能带来什么好处,而立法官员们却眼睁睁地允许这样的漏洞就那么存在着。
所有这一切已经让现在的苹果变成了另一家公司。曾几何时,苹果曾是羽翼未丰的挑战者,全心致力于挑战IBM、微软或惠普等已经确立了自身地位的大型科技公司;而时至今日,这家公司正在创造“过多的现金”,注定要用余生去玩一场派发股息和回购股票的游戏——正如它曾嘲笑的那些“遗老”们那样。
我有话要说
时尚品牌传播有限公司:服装品牌(男装、女装、内衣、童装)、家纺、皮具、黄金珠宝、餐饮、家居等品牌加盟代理
浙B2-20080047
Copyright © 2000-2019 CHINASS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