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颈二
本土市场认同度不高
南京服装企业处境尴尬,和外部环境不佳也有很大关系。南京商厦的副总晏平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国际著名品牌阿玛尼做服装设计的南京籍设计师回宁创业,做牛仔系列。这位设计师作品前卫、时尚,并已在江宁建好了工厂,但是由于他坚持要打南京品牌,高档商场竟然拒绝他入场。
不是因为产品不好,只是因为他“出身”于南京。如今,金鹰、东方、德基等高档商场里本土品牌服装几乎绝迹。一家早几年较有名气的地产服装品牌,在商场几年不见踪影,一打听,他们的产品早就换了个洋气十足的牌子。厂长说,商场嫌他们原有的牌子太土,他只好到上海去注册了一个新牌子。
思路:一家商场招商部经理说,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因为消费者不太买本土品牌的账,大家有个根深蒂固的印象:南京服装“土”。这个印象是南京服装业发展20年来遗留下来的,改变非一朝一夕,不少企业如劲草等已做出努力。事实上,地产服饰有外地品牌无法替代的优势,比如在旺季时供货快速,断码、断档时能及时补货,同时价格适中。抓住这些优势,地产服装应该可以突围。
瓶颈三
中小企业融资难
南京依邦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业绩好的时候一年能做到700—800万元,可要想再上一层楼,必须融资。可该公司的负责人直呼,找钱太难!
资金困难,是我市新兴服装企业普遍面临的瓶颈。这些新兴企业的创办人,很多是服装学院的大学毕业生,有想法、有设计,最缺融资渠道。依邦的负责人说,她特别羡慕浙江商人,他们常以股份制的形式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老一代的企业有资金,新生代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品牌打造意识,大家可以一起把企业做大。
思路:省服装协会人士说,其实解决融资难,不用出江苏省就有可以借鉴的例子,我们可以参考常熟市。在常熟,每个镇都有服装商会,服装企业缺资金,商会会给企业提供融资渠道、牵线搭桥。南京发展地产服装,也许能从常熟的做法中得到启发。
我有话要说
时尚品牌传播有限公司:服装品牌(男装、女装、内衣、童装)、家纺、皮具、黄金珠宝、餐饮、家居等品牌加盟代理
浙B2-20080047
Copyright © 2000-2019 CHINASS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