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的欲望
就这方面而言,在本次年会上,虽然人们谈论最多的是ITAT的“暴富”故事,但最让人关注和寄予厚望的实践者或许就是郑永刚和他的“杉杉”。
在成功地实践了几年“多品牌国际化”的战略思路,并纷纷盈利之后,郑永刚已经开始了其整合国内行业资源的步伐。
“明年,我们将会进军多品牌的Outlets模式,整合服装品牌的流通资源。市场整合品牌,品牌整合产业。必须认清,品牌时代必须要进行品牌整合,实现价值最大化,谁能整合资源,谁就将赢得下一步企业发展的主动权。”而郑永刚的另一个思路便是在国内服装行业内做投资,“非常欢迎大家和杉杉进行合作。前些年我们重点是和国际品牌的联合,现在是对国内品牌的投资和合作。杉杉要去帮助他们融资和上市。”
这是郑永刚第一次在大规模的行业会议中提出自己下一步的战略考虑,让很多人惊叹其审时度势的气魄。
这正是当今产业的最强呼声与共识。人们最近发现,不同需求的整合、上下游的整合,当然还有海内外的整合将成为大势所趋。在上海、杭州、宁波、北京等不同场合的产业活动上,总有海内外的“整合者”的身影。
对此,蒋衡杰也表示,每个企业和品牌,都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标杆型品牌和加工型品牌之间的紧密结合。如果靠单打独斗,成功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少。或者说,要将自己的优势加入到产业联盟当中去。
但正如郑永刚所说的,合作比竞争更难。合作需要胸怀,没有胸怀的话是不能合作的。“认同他的文化,认同他的价值,保证他的利益,合作需要很长的磨合期。坚持合作、共赢,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才能走得更好。”
在这次年会的国内品牌论坛最后的互动阶段中,江苏一家亚麻面料工厂的老总慷慨陈词,甚至带有责问:ZARA和H&M在我这儿每年订购100多万码的面料,为什么中国服装企业不选用中国自己的面料,为什么中国的行业协会不推动服装设计院校的设计师们采用中国产的面料……全场响起了掌声。这说明,国内产业内部的整合与合作空间还非常大,人们的需求和思路正在这种共识中被强烈地调动起来了。
我有话要说
时尚品牌传播有限公司:服装品牌(男装、女装、内衣、童装)、家纺、皮具、黄金珠宝、餐饮、家居等品牌加盟代理
浙B2-20080047
Copyright © 2000-2019 CHINASS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