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在中国成为了一种品味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迁移,很多在中国被我们捧得高高在上的东西,都在美国露出了真实的面目。CK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高中时,男朋友用CK香水,全班人,都觉得他好有品位。现在,在最廉价的WAL—MART,CK总是和一些小品牌排排坐。大卖场里CK平凡极了,和阿根达斯一样。香港那边追随的国AP,被这里的留学生笑称班尼路。再比如,倩碧的黄油。倩碧一直以黄油的畅销而引以为豪。有人曾经说,“黄油在美国畅销的象大宝,便宜的也象大宝,只需要20多刀。”
我们在中国很追求的外国货,在这里却是如此廉价。
这是我经历的,也是我身边大多数中国朋友经历的。这样的话题,我们不知道自嘲了多少次。很多人都开始在键盘上敲打这样的文章。而这篇文章,其实,无关与自我反省或小资批判,也无关于对中国人的嘲笑(我可是超级爱国的,谁敢嘲笑中国人,我第一个火山爆发)。我想说的,是美国人的生活成本,为何这样低?
我有个朋友是PARTTIME,做设计,公司不给他买保险,每小时给他30多刀。一般的大学生毕业找的工作,工资大概是15刀/小时吧。公司一般会买保险。
15*8*5*4=2400刀,一个普通大学生每月工资。个人所得税加上社会保险,一般要打掉40%,可如果给教堂或慈善组织捐钱,或者收养国际学生,可以免税。把一些活动性的费用算进来,他最后的收入大约可以在3000刀。在北京,一个刚工作的大学生,月薪大概3000块不到,人民币。
基本同样的收入,在不同的国家,是何样的生活水平?
先说食品,美国的食品卖得很便宜。刚才从COUNTRYMART回来,十瓶玉米罐头,6刀,葡萄3刀,酸奶四瓶,2刀,生菜茄子豆腐什么的,5刀多,价税后将近20刀,基本满足我一周的伙食(肉也很便宜,只是上次买得还没吃光,所以这次的购物单里没有,上星期用9刀买了一大包鸡翅,吃了一周还有大半袋没有吃完)。
20块人民币呢?2包大乐事?两斤猪肉?应该无法满足我一周的伙食吧。
我一个月的伙食费,包括下馆子,大约也就150--200多刀。这只占美国个人月收入的6%左右。而在北京,200元,还不够去大型超市一次呢。
我有话要说
时尚品牌传播有限公司:服装品牌(男装、女装、内衣、童装)、家纺、皮具、黄金珠宝、餐饮、家居等品牌加盟代理
浙B2-20080047
Copyright © 2000-2019 CHINASS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