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品牌 招商加盟 导购 圈子 网站导航 移动版m.chinasspp.com时尚品牌网移动版

服装业“突围”从品牌战略入手

分享到: 评论0 Tina.  2007-12-14 16:14

 品牌到底要做多大

  杉杉是近年来业内人士争议较多的一个知名服装企业,杉杉的“瘦身”让许多服装企业疑惑不解,一个服装品牌企业到底应该做多大?

  前身为宁波甬港服装厂的杉杉1989年还是一个员工不到300、亏损超过1000万元的小企业。通过实施品牌战略,短短几年内就在中国服装业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主业西服曾在中国市场连续7年保持占有率第一,最高时拥有整个市场份额的37%,而利润率最高时曾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50多倍。然而,从2000年起杉杉市场份额的第一失掉了,原因在于1999年杉杉的改制:采用特许加盟的渠道模式,将生产和销售全部外包,杉杉只负责品牌的核心运作和推广,以及服装的设计。这一举措被称为杉杉的“瘦身”。这种战略转型收到效果是:2000年,杉杉品牌服装便开始失去西服市场份额第一的名次,也失去了中国第一服装企业的名次。 

  杉杉老总郑永刚认为,市场是宝塔形的,量越大意味着档次越低,而他手中的杉杉要成为走向国际的知名品牌,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品质和品位。品牌的提升就注定了杉杉不能以量的扩张为目标,而是要以国际著名品牌集团的经营模式为目标。  

  张培华副会长认为,目前,中国服装市场强势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为了追求生存之道,一些企业采取策略性的主动出击,采用国外通行的特许加盟模式,将生产和销售全部外包,使企业的产品进退自如,这是中国服装业与国际接轨的有益探索。实践证明,如果单纯增加品牌数量而没有品牌质量做保证,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服装业达不到延长生命周期的目标。

  挑战机遇中如何突围

  目前我国国产服装供过于求,高档和中高档消费市场已被大量的国际知名品牌和二线品牌所占据,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指出,中国服装业如果再不转变缺乏品牌实力的粗放型发展路子,有可能会丧失对国内中高档市场的控制时机。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服装业的制造成本优势正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挑战,各种新型贸易保护和发达国家绿色标准门槛的提高,使中国服装业继续走粗放型老路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与此同时,我国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比我国更低,产品结构又与我国大体相同,目前有一些粗加工产品的竞争力已经超过了我国。 

  纵有诸多不利因素,但业内人士还是普遍认为中国服装业目前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杜钰洲会长形象地把这一时期称为服装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他指出,中国服装业目前的重点应放在结构调整上,争取在高档次产品方面有新的突破,特别是随着后配额时代的来临,中国服装业将面临重大变局和机遇。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增长和贸易格局的发展趋势,将成为中国服装业实施名牌战略事业的有利时机;从国内看,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必将对中国服装名牌战略提供愈来愈强有力的支持和更高层次的市场需求;同时,科技发展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将为中国服装业发展提供更为先进的设施,这将大大缩短中国服装业与世界先进水平间的差距。

  有关权威人士也认为,目前中国服装业完全有条件进入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提高产业附加值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服装业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的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加快实施名牌战略,从而推动我国服装品牌与国际接轨。


上一页12下一页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0条评论

我有话要说

热门推荐

    Top
    ×

    点击刷新验证码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录 QQ账号登录
    讨厌注册?直接登录就能收藏、分享你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