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品牌 招商加盟 导购 圈子 网站导航 移动版m.chinasspp.com时尚品牌网移动版

服装业“突围”从品牌战略入手

分享到: 评论0 Tina.  2007-12-14 16:14

品牌聚焦

  我国服装产业规模和产量居世界第一,然而,绝大多数服装企业出口主要给国外品牌做加工,服装企业如何提升品牌、走出国门—— 我国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服装消费国和服装出口国,不仅产业规模世界第一,而且制造水准跃居国际主流市场,但大而不强、危机四伏一直是我国服装业面临的现状。中国服装企业如何提升品牌、走出国门始终是困扰企业经营者的头等大事。

  服装业应如何“强身”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服装业目前虽在总量和规模上世界领先,并已具备了生产高档服装的能力,但绝大多数企业出口仍处于OEM阶段,主要是给外国品牌做加工。这种缺乏自主品牌和品牌大而不强的状况,不利于我国的服装品牌走向世界。

  罗蒙集团公司从1992年起已累计出口西装400万套,但大多属于为别人贴牌生产。罗蒙集团总裁盛静生认为,为国外著名品牌进行OEM加工可以成为企业在初创和扩张期扩大出口的有效措施,但若要真正在国外市场创出一块新天地,就必须营造出具有市场号召力的自己的品牌。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陈敏也认为,做贴牌可以在短时间积累资金,而且在与客户,尤其是国际品牌的接触中,可以学到更多的品牌运作经验,以后可以更好的精力再创品牌。

  浙江省纺织类第一品牌雅戈尔集团总栽李如成认为,中国服装业应该立足自身品牌,把品牌主干做大做强。他说,雅戈尔不考虑用国外品牌,而是着力于自我的提升,把雅戈尔的主干做大,雅戈尔倡导多品牌定位,但更强调把一个品牌做好做强,主干粗、根深,才能叉多,主干不粗,品牌多了以后风险就很大。

  前体育明星李宁退役后创立了李宁公司,他说:“如果我们想成为中国的第一,我们必须成为国际品牌。”李宁公司是一个年销售额大约20亿元的公司,1990年通过赞助亚运会,“李宁牌”一炮打响。但随着国外品牌的进入、竞争的加剧,李宁公司管理衔接出现问题。到1999年,销售额从1997年的7600万美元下滑到了6000万美元左右。从1999年开始,李宁公司把“品牌国际化”提上了战略议程。1999年8月,第一次参加了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世界体育用品博览会,开始以品牌进入的方式征战欧洲市场。2000年,在西班牙、希腊、法国等欧洲的九个国家拓展了自己的特许经销商,“品牌国际化”战略扭转了李宁公司发展航向。

  有关专家指出,无论品牌消费还是品牌经营,都要经历一个由形式到内涵、由表及里的过程。面对国内产品过剩和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北京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培华认为,品牌的生命力不仅在于产品设计力量的提高,更要从服饰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着手,增强品牌的持续竞争能力。在制定企业品牌发展战略中,不仅要考虑“市场定位”,更要考虑企业整体“竞争定位”。目前国内好的品牌不少,但大多规模不大,缺乏影响力,我们应充分利用名牌优势,同国内有一定基础的同类产品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实现优势品牌集中,扩大规模效应。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0条评论

我有话要说

×

点击刷新验证码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录 QQ账号登录
讨厌注册?直接登录就能收藏、分享你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