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于设计价值的回归
但是,直到1993年前,在中国国内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时装设计师,“时装设计师”只是一个名词,还没有明确的职业内涵。
实际上,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在商品供不应求的市场短缺环境下,按场合穿衣的理念还没在中国消费者的意识中建立。衣着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消费基数和加工规模扩张,企业表现为以“加工”为中心的速度竞争。国际市场的加工贸易、国内市场的单品经营主要依赖于“来料来样”和“出口转内销”的款式承袭。
当时设计依然没有成为业界特别看重的东西,很多企业依然没有把设计提高到战略高度。
而此时的设计师,大多以艺术家的形象出现,受国际思潮的影响,中国时装设计师虽然逐渐发展起来,但一开始就走了一段弯路,表现为对性感的误解,过于追求露、透;对品位的误解,过于追求奢华,作品叫好不叫座。
张肇达在这一时期就曾经有过一段非常痛苦的失败经历。
1994年他开始想要操作自己的品牌,和别人一起合作,投入2000万元,但最终落得个血本无归。最终他悟出,做品牌必须要先满足你所定位的消费人群,满足他们的消费习惯,而不是试图去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
这段时间,许多设计师往往或过于讲求个性,失去消费者;或过于屈从市场,完全失去设计,不管是哪一种极端都会背离成功。
在设计师徘徊期间,并没有影响服装产业的发展,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服装企业却如飞发展,企业已达近6万家,但很快,消费者发现,市场的服装无论从面料,还是花色以及款式,可供他们选择的很少。此时物质日益丰富起来的消费者,开始有了选择权——时尚需求越来越大了。
此时,羽绒服虽然刚刚出现,但全国已有4000多个羽绒服生产厂家。其中,南有鸭鸭,北有伊里兰,他们占据着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但是,国内羽绒服几乎是清一色的臃肿的“面包服”。
在经过一次市场失利后,波司登认定,把设计创新作为打造波司登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波司登经过大量调研后,敏锐地捕捉到人们对羽绒服求新、求美的需求信息,并果断地将简洁、时尚和讲究线条的时装风格移植到羽绒服上,推出了轻、薄、美的时装化羽绒服,特别是其在国内推出了套裙式与大摆式的羽绒服。
连衣裙式羽绒服,一改羽绒服只能冬季穿戴的历史,引发了中国羽绒服行业的一次革命。
自1996年开始,波司登引进了一系列生产设备,每年投入到研发和设计的费用占销售额的3%-7%不等,这为其后来成为中国羽绒服行业领军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的创新,让波司登获得了极大的市场效益,也获得了极大的市场效应,催醒了中国一批服装企业,纷纷把设计提高到一个新层次,中国设计师出现了第一次和企业的有机合作,虽然那时候,设计师还大多是企业的一个员工,而非现在可以设立自己的工作室。
但是,衣着消费的成衣化和时尚化促进了服装企业的品牌经营,为时装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产业舞台和市场空间。
而原本在国外做设计的谢锋也于1998年,在意大利一家纺织品公司的支持下回到国内,创办了吉芬品牌。
中国服装设计时代到来吗?
我有话要说
时尚品牌传播有限公司:服装品牌(男装、女装、内衣、童装)、家纺、皮具、黄金珠宝、餐饮、家居等品牌加盟代理
浙B2-20080047
Copyright © 2000-2019 CHINASS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0条评论